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一位捍衛古蹟的真情動人記者-學姐李明珠,其書名~典藏保安宮 古蹟修復紀實。學姐說:明天我們一起去飆車…打在18歲的那一檔,幫我約靜宜詩人鄭懿瀛!/吉他演奏家施夢濤老師 古典吉他教學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一位捍衛古蹟的真情動人記者-學姐李明珠,其書名~典藏保安宮 古蹟修復紀實。學姐說:明天我們一起去飆車…打在18歲的那一檔,幫我約靜宜詩人鄭懿瀛!/吉他演奏家施夢濤老師 古典吉他教學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一位捍衛古蹟的真情動人記者-學姐李明珠,

著作書名~典藏保安宮 古蹟修復紀實。








施夢濤 陳瑞興同學夫婦 學姐李明珠和母親 2015 五月 於福華飯店羅浮宮



和明珠學姊、瑞興夫婦聚餐聊天,是最近日子很快樂的一件事,
她現在比我記憶中醉夢溪畔的那位小女孩更加優雅、美麗了。



明珠學姊 Oming Lee​說:
明天我們一起去飆車…打在18歲的那一檔,
幫我約靜宜詩人鄭懿瀛!

--------------------------------------


我跟明珠學姊Oming Lee的重逢竟然開始於fb

Oming Lee -真情動人,對吉他也對女人。
施夢濤 -學姊,我想念你,和你如陽光一般的菀爾~在醉夢溪畔。

Oming Lee 學弟,我真是有眼無珠,且愧為新聞系畢業生。你的文筆不僅動人,竟然也是吉他大師。想年少時也有維特煩惱的我,14歲時翹課不補習,就是跑到街上吉他店時時盯著那把我喜愛的綠色吉他,終於有一天爸爸買給我,我無師自彈的就是「被禁忌的遊戲」,我的確是你說的看不懂五線譜,音階也莫宰羊的人之一。至今吉他遠去,唯夢想還在---就是想而已。有空定光臨 貴寶地向你請益。

施夢濤 我是隻愛彈吉他的恐龍,走過了荒山幽谷,再次與學姐相見。---開心

Oming Lee 還君雙淚,欲垂還懸!讀鄭學弟的情史附件,內斂的浪漫中,也無風雨也無晴;施學弟的音樂路,可是走得風雨交加,沈重難擔。難怪你將李白視為師,他的詩作讀來激情四射。二位學弟才情與人生皆感人!

鄭懿瀛 而竟然都出自省鳳中

施夢濤 學姊的留言真是令人雙淚垂懸,還好我四十歲婚後過了漫長的一段甜蜜家庭與悠悠巴哈歲月,雖有風雨但不如先前那般雷電交加。等隱居夠了,會再重出江湖,但願能夠晴空萬里,知音滿座。

施夢濤 Oming Lee
雨,從昨夜一直下到現在,想起木柵醉夢溪畔的時光…。
不知學姊當年是否曾在路上遇見我,
坐在哪個那個角落,彈奏著那把吉他…。






底下引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一篇文章讓大家認識學姐李明珠http://www.feja.org.tw/modules/tinyd/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新書發表會紀實/黃嬿

  前中視記者李明珠所撰寫的《典藏保安宮 》,是一本透過記者之眼,詳實記載大龍峒保安宮 歷時七年的修繕過程全記錄。此書是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獎助出版,巨流文化公司印行的三十萬餘字巨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藉由《典藏保安宮 》新書發表會的機會,邀請了多位傳播學術與實務工作者共同為台灣媒體中的藝文新聞,做一次全盤的反省與檢視。

保安宮 自籌經費修繕 文化古蹟乏人問津

  《典藏保安宮 》一書不僅見證了大龍峒保安宮 1805年後最浩大的修繕工程,同時也彰顯了台灣廟宇的藝術、宗教與歷史意義在我國文化底蘊中的份量。此外,保安宮 的修繕有其特殊意義,它是台灣第一個非經政府補助而自行籌措經費修繕,並於2003年榮獲聯合國「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案例,其背後凸顯出的是台灣文化資產保護觀念的缺乏和相關法令不夠完備的問題。

  而我們的媒體也沒有善盡報導的職責,保安宮 的修繕與獲獎並無受到大眾關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表示,現在台灣的新聞工作者沒有得到適當表揚,年輕新聞工作者沒有願景是造成媒體內容表現不佳的主因之一。卓越新聞獎希望透過獎項與獎助金的贊助,來鼓勵資深記者寫作與出版,讓優秀記者被社會看見,作為年輕一代的效法榜樣。

李明珠:文化是一種氣度的表現

  「莊嚴、熱鬧、神秘、祈福、信仰、藝術」這是李明珠為有205年歷史、屬於國家二級古蹟的保安宮 所下的註解。她認為保安宮 的修復所彰顯出的文化,不只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氣度的表現。

  李明珠的發言滿懷著道不盡的感恩,並謙虛的說她自己已是「大嬸級年紀,做出版界新人很不容易」。關懷宗教藝術,並須先學習尊重,她感謝保安宮 廖武治董事長,讓她在記錄保安宮 修繕過程裡,知道如何認識自己、包容多元文化,展現出人性中善良的那一面。

  廖武治則言,《典藏保安宮 》是一部紀錄保安宮 的修復和各方面的待人處事方法。他坦言在主導修繕的過程中,看盡了世間冷暖,包括政府保守怠惰、錯誤的古蹟修繕程序以及政治干預文化藝術發展的困境,但也不乏許多有志之士的雪中送炭。

保安宮 修繕工程艱辛路 最終名揚國際

  廖武治說,保安宮 於民國80年由民政局委託給一位學者做古蹟修復與損害調查研究,之後才能依照調查報告去做設計與發包施工。這其中的問題是,政府找專家來做的調查結果往往不被重視,如此會錯估保安宮 真正受損害部份,「若這樣去做會一塌糊塗,古蹟修完之後大家都會肯定的說:終於把它修壞了」。

  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廖武治決定自食其力,組成由廟方主導的修復委員會。「要突破不簡單」,自己做才會碰到一堆問題。廖武治回憶到,修繕之路是由都市發展局請來的澳洲古蹟保存專家來做公共藝術規劃時,為保安宮 做的鑑定開始,他說保安宮 是大型公共藝術,點出解決潮濕問題的急迫性。之後於民國八十五年辦國際研討會,邀請記者來保安宮 ,透過媒體報導才招來許多關心文化古蹟保護的學者專家投入保安宮 修繕工程。

  保安宮 的修繕工程浩大,當時沒人敢擔任建築師的工作,但廖武治不放棄,乾脆直接跟匠師對談。此外,放棄政府補助、李明珠受中視指派做紀錄、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王惠君帶學生做修復紀錄並做完整的竣工圖等,皆成為保安宮 修復的特色與創舉。廖武治說,當初一位新加坡 教授看到保安宮 修繕過程與成果,建議申請參加聯合國文化資產保存獎,卻於得獎之後受到政治打壓,讓領獎過程困難重重,最後還是透過王惠君和香港老師的奔走,才讓獎項用快遞寄出。

政府怠惰、媒體忽略 台灣文化扎根難

  廖武治坦言,政府在地區改造上做得還不夠。幾位教授認為保安宮 的文化魅力,加上週邊改造計畫施行,有獲選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未見政府重視。

  保安宮 致力於提升宗教內涵,除了進行社會公益慈善與每年的保生文化祭之外,並舉辦宗教和文化資產的學術研討會,今年請美、日、法、荷蘭參與,而在廟宇參加學術研討會,著實讓國際學者驚艷不已,廖武治說這是保安宮 在內涵上的重大突破。

  王惠君認為文化扎根確實很不容易,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大眾媒體的忽略。她回憶到保安宮 修復工作進行時,政府單位完全沒有做紀錄的工作,等到中視團隊的紀錄做完後,文建會才開始要求古蹟做修復紀錄。因此她勉勵新聞人應透過文字見證歷史,將有助於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延續。


學弟:明天中午我請瑞興學弟夫婦聚餐,你和弟妹有空一起來嗎?
在福華4樓羅浮宮已用我名字訂位,先到先吃別客氣。

學姐,很榮幸接受你的邀請。好的,我明天中午會到,準確時間是幾點?

弟妹來不來

她在學校當老師,我等她回來再問,可能性不高。
飯後你有時間來我的家坐坐嗎?
隨時學姊若有空可以來我的家和工作室坐坐, 喝好茶聽好音樂。
期待妳任何時間來坐坐!






Oming Lee 迷霧褪色的老相片反而較鮮豔明麗的數位相片,更能襯出羅馬城的古味。還是羨慕你的羅馬假期,雖然僅二天,十八年後依然在你筆尖留下深深印記。

施夢濤 夜暮來臨之際,欣聞知音捎來這一天的感動,也乍然憶起~遇見大師己十八年。無論羅馬或翡冷翠古城,皆因學姊的禮讚而……徹夜低吟。for dear Oming Lee

陳曉蘭 學弟好浪漫,學弟妹美麗聰穎又專業,小朋友好可愛

施夢濤 美麗的學姐,早安! 我的牽手是我們政大新聞系學妹的高中同學, 某高中的英文老師。

Oming Lee 才子佳人,學弟好福氣。

施夢濤 謝謝明珠學姊, 總是仔細 的看我的文章。剛剛睡了一個長長的午覺, 有更幸福的感覺。


那一年~我自己去提親
十五年前,千禧年我自己去提親,
只因這件事情太重大了,尤其對我後來的岳父母而言,
而我,早已習慣不向別人開口,
早已習慣孤獨地走在荒野中一爬過每一座高山。
我用自己的骨頭接長了自己的骨頭,
自己當自己的老師苦學三十年,
依照自己所寫的古典詩詞創作自己的音樂,
最後更以無數的銀兩、血汗和白髮,
孕育了親手製作的「吉他」—
克莉絲汀娜和她的姊妹們。

只是沒想到
那一年~我自己去提親





Oming Lee 至善園 裡有圓滿,至真心裡有希望,至美樂裡有幸福。一個人提親後,待續下一章。

施夢濤 報告學姊 隔年盛夏我娶了六月新娘

Oming Lee 一個人,提親,定有豐富旋律迴盪!想聽想讀呀。方便嗎?

施夢濤 only for Oming Lee


自己提親

「一個轉動太快的陀螺看起來是靜止的」-

從小立志要努力的目標,總是不凡或不俗,或遠在天邊,也總是被看待成「擱在眠夢」(又在作夢),最後只好憑藉蓋世無雙的奇招獨自去完成。單以工藝的精巧或事業之認真早就克服超越肢體障礙好遠,只是思想和音樂的花果如同「轉動太快的陀螺」,很難被細察也很難被真正喝采。

必須和亦琦家人見面的那一日終於來臨!

我仔細地深思假使自己介紹自己或許還能解釋清楚一半,委請家人或長輩搞不好只是被形容為「不輸給別人」。於是央請義弟黃奕明陪同我帶著演奏會的資料、寫真集等,硬著頭皮到準岳父母的家「自己提親」。亦琦小我十七歲,那時大學尚未畢業呢!父母之震驚和不捨自不在話下。他們既未說好,也未說不好,但勉強允許我們可以繼續交往。

後來我殫精竭慮、苦思一週,寫了封五頁的長信向岳父母稟述自己的經歷和志業,也說明為何「自己提親」


岳父 岳母大人膝前:敬稟者,仰望
慈暉孺慕彌殷
日前拜晤,不察唐突、冒瀆,令
爸爸 媽媽困擾、憂心甚多,子婿國良再次叩乞
析諒。
爸爸 媽媽邁跨塵俗、愛屋及烏,不禁讓國良想起已近二十五年未再引領 父愛。亦琦和我將永銘心坎,更企盼常能翹首
慈雲,承歡膝前。
家父棄世那年,子婿方幼十四。家父獨留一屋登記在四個未婚兒子名下,兩年後又變賣讓三哥(及五哥)創立建設公司。直到二十四歲時為了在台北置產創業,我也放棄了該建設公司之股份。當時買了輛轎車代步後,初次購屋及開創樂器公司之資本皆得另行貸款,經濟負擔與工作責任確實沈重。那是我人生裡最艱苦卻也自得其樂的一段日子,一切必須揮汗草創。同學、朋友總認為我不切實際而無法領略我追求音樂與理想之苦心孤詣;家人更只會說:「你看看某某人……難道你會比他更有能耐?」

然真正事實是我的思考、創意、勇氣和勤奮等,

在任何時代與任何國家裡總要名列前矛的。以往為了……,不願讓人知道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十之八九乃依靠自己、獨立奮鬥。如今我會坦然說出原委(包括那須經十年、二十年血汗方能洗清的錯待和委曲)│我是憑著自己栽培自己而成為董事長和音樂家的。以免任何人誤解或低估了國良的堅毅與能耐。----------------


陳曉蘭 學弟太特別了! 難怪感動岳父母!
施夢濤 學姊也很特別,住在我的故鄉,聽我說故鄉的事……。





書名       典藏保安宮 : 古蹟修復紀實
作者       李明珠
出版者  巨流圖書公司, 2009


另一篇來自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文章

出版獎助暨媒體專業資源 25年記者生涯 不忘秉持自覺和良知:專訪《典藏保安宮 》作者李明珠/王玉燕

典藏保安宮

  由中視策劃的「典藏保安宮 」系列報導於2003年首播,此一特別節目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部以單一傳統寺廟建築修復過程為主題的電視影片,拍攝時間長達六年,共動員新聞部新聞企劃室一位文字記者及二十位攝影記者。其中擔綱重責的文字記者李明珠,將當時的工作日誌和總長超過120小時的拍攝影帶場記整理彙編,完成多達三十萬餘字的《典藏保安宮 》一書,內容詳實記述台北保安宮 自費修復古蹟的過程,透過文字的完整記載,得以細緻而有條理地呈現台灣保存文化資產的豐碩成果。

將自己視為白紙 從實務中學習

  李明珠1983年自政大新聞系畢業後便進入天視傳播公司擔任執行製作,製作電視節目;198493日到中視「六十分鐘」節目做特約撰稿,此後一直服務於中視,直到2008815日,擁有近25年的電視媒體工作經驗。「六十分鐘」創始於1978年,為全國第一個電視新聞專題性節目,其構想乃源自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同名節目,內容聚焦於深度報導、調查採訪,每集共分為四、五個單元,每單元長十至十五分鐘不等。

  「每一次做專題,我其實就像一張白紙,對於這個東西是無知的,所以發問時都會問得比較仔細」,李明珠謙遜而真誠地分享其長久以來抱持的工作心態。李明珠也提到過去的採訪經驗:「每週節目一播畢,我們就召開下週的製作會議,必須提出認為下週可執行的專題,策劃議題時無非是以『新聞性、時效性、影響性、接近性』為主要考量。」採訪前要做的功課包括釐清為何要做這個專題,另外,也要思索應訪問哪些人、受訪者的背景為何。

  李明珠指出當時「六十分鐘」是一個收視率非常高的全國性節目,於每週五黃金時段播出。她略帶欣喜地說:「198411月初,我策劃的『身障登玉山』單元參加當年金鐘獎新聞性節目的角逐,我們那個節目就得獎了;換句話說,我才進去兩個多月就在節目製作人和攝影同仁的提攜下,培養了一定的新聞專業,滿幸運也滿榮耀的。」第二年,李明珠又以花蓮秀林鄉雛妓的單元代表「六十分鐘」節目角逐金鐘獎,並再度獲獎。

  任職於中視期間,李明珠坦言也曾面臨蠻大的壓力,「因為進到這樣的工作環境後,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升自己的品質,包括過音、文字寫作等,使得調性上和其他同仁一致。」在方可人等幾位文采極好的同事引導、感染、刺激之下,李明珠慢慢累積了寫作和採訪的能力。「中間也有碰到一段時間,壓力大到根本寫不出東西來,但必然要走過那段。」

  大學時期,李明珠奉父親之命,自政大東語系韓文組轉到政大新聞系廣電組,當時新聞系也聘請了許多傑出的業界人士至校內擔任客座講師。李明珠認為媒體實務界和在學期間所學是完全不一樣的,誤打誤撞進了新聞圈之後,李明珠秉持著「學以致用」的心態,「從頭開始學習怎麼跟人對話,訓練溝通的能力。」李明珠回憶起大學上採訪寫作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外出採訪,怯懦的她在街頭自白晝徘徊到入夜,夜裡八點多店家要關門了她才鼓起勇氣去敲門。浸淫於電視媒體長達二十餘年,李明珠已不再是個可以賴皮、向老師胡掰藉此拖稿的學生,她必須遵循節目的製作時程,不斷企劃製作新的專題。「每週提案、蒐集資料、聯絡、採訪,時間壓力其實滿大的。」李明珠的工作守則很簡單,就是盡量把事情做好,盡量去問、去吸收,不懼怕別人懂而自己不瞭解,「不懂是必然的,新聞學教我們5W1H的寫作技巧,但是碰到事情時怎麼跨出第一步,都是從實務經驗裡面才能學習到的。」

計畫趕不上變化 「典藏保安宮 」攝製作業飽受曲折

  「典藏保安宮 」電視紀錄片的拍攝工作源於中視新聞部新聞節目組組長余思宙指派李明珠前去評估,保安宮 自費並自力修復古蹟的過程是否值得透過影像記錄下來。「我一聽到這評估之後,真是心中大喜!因為當時我已經在這工作崗位上十二年,難免會倦怠、會停滯,不管是採訪功力、寫作能力或學習意願上都會遞減……。」李明珠表示,她從小就很喜歡看電影,總覺得用五分鐘、十分鐘來闡述一個議題還是不夠,所以有時會規劃系列專題、追蹤報導。先前電視上曾播出吳乙峰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人間燈火」,刻劃身心障礙或際遇坎坷的小人物如何堅定地散發出光熱,她看到後頗受啟發,認為三台作為享有最大資源、表現強勢的媒體理應肩負起保安宮 古蹟修復紀實這項紀錄使命。

  李明珠回憶道,初次赴保安宮 評估電視紀錄片拍攝可行性那天,天氣好極了,天空一片蔚藍,「那種情境就讓我回想到小時候所處的周遭環境」。李明珠當天和彼時保安宮 副董事長廖武治首次會面,進行訪問,並在廟裡兜轉一圈,回去後,她隨即向組長稟告勘察結果:「這紀錄片當然可以做啊!而且應該要做!」緊接著又如實道出往後的拍攝艱苦:「我們那時候其實是不知天高地厚,因為你以為為期六年的修復作業是有計畫性的,但開拍之後才知道計畫跟不上變化,包括材料採購出了問題、建築師和雇主之間的配合有問題、匠師作品不符傳統工法、和公家機構核定的修復體制也有扞格……。」為因應記錄過程當中的不確定性,李明珠決定等全部拍攝告一段落後再做整理,這種作業模式在電視界幾乎可說是前所未有的。

  「典藏保安宮 」系列報導自19967月開始拍攝,當時科技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整理錄影帶是一個非常艱辛的工作!」李明珠回溯她著手整理拍攝影帶的浩大工程,必須耗費兩倍的工作時間,先用紙筆寫下影帶場記,再輸入電腦;此外,還必須將內容進行分類,譬如木工、泥作、或是剪黏、彩繪等裝飾藝術,以便後續剪輯時進行檢索。

  「典藏保安宮 」的攝製工作在2001年陷入絕境。該年9月,納莉颱風來襲,帶來豪雨,導致台北市嚴重積水,而歷年拍攝的保安宮 古蹟修復母帶也全數泡水了。李明珠協同其他中視同仁,整整花了一年時間修復那兩、三百捲拍攝影帶,每一卷帶子她都親自過帶,然過帶品質不盡理想,「那真是身心俱疲啊!情緒就在又有希望、又沒希望之間反覆不定。」經過這次波折,李明珠感受特別深刻:「颱風的時候我們去救帶子,讓我深深體悟到在新聞工作裡面我再也不能輕易說出『感同身受』這四個字,只有當你成為當事人或災民時,你才有資格說你真的『感同身受』。」

再現古蹟修復過程之菁華

  《典藏保安宮 》全書編排主要是以古蹟修復的過程依序記錄,李明珠提到,之所以希望將近一百五十萬字的拍攝影帶場記濃縮整理成這本書,是為了替台灣獨一無二的古蹟修復典範留存紀錄,因為劃分為十三集、每集半小時的「典藏保安宮 」系列報導節目呈現的內容相較之下是更為精簡的。

  「典藏保安宮 」的新聞專題涉及諸多專業知識,在採訪過程中,李明珠必須隨時去找資料、諮詢匠師和學術界的專家,「有趣的地方在於我跟匠師學了很多,甚至跟很多匠師都成為很要好的朋友。」針對古蹟修復這類的報導題材,李明珠提出採訪時幾個必須關照的環節,包括為何要修復、計畫如何修復、自費修復和政府出資有何差異等等。

  最後,李明珠也談及她個人對於當前媒體表現的憂心忡忡:「記者的職責應該是去將院長、立法委員這些角色的作為挖掘出來,而不是追問他和誰吃飯、認不認識某一位小姐,我覺得這關係到我們的自覺和良知,而非歸咎於報老闆、編輯政策或當前的潮流,那是可以抗拒的。」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工作者,李明珠認為關鍵在於「對於這份工作你自我的要求是什麼,要做什麼樣的記者可能要回頭問問你自己。」



2010211
李明珠《典藏保安宮》新書發表會感言

其實這本書的出版,從頭到尾都是意外連連。大家好,我叫李明珠。謝謝各位貴賓的蒞臨。

今天首先要感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能夠大膽的將這份榮耀頒給我,因為我被通知獲得獎助時,已經非自願性退休將近一個月,當時我很誠懇的告知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小姐,如果因此喪失資格我不會有意見,不過,基金會仍然給了我這個機會。其次,我還是要謝謝巨流圖書公司的編輯同仁們在短短四、五個月內積極趕工協助拙作的出版。

記得30年前我還在大學就讀時,新聞界曾流傳一句話說:「如果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30年後,第一次出書的經驗讓我體悟到另一句話是,「如果要害一群人,就請他們為你出版一本書吧。」所以,大家辛苦了,我要再次謝謝你們。

《典藏保安宮》這本書,原本是為了方便電視紀錄片的製作,從我的工作日誌和上百萬字總長超過120小時的拍攝影帶場記中,濃縮整理出來的文字。換句話說,當時如果不是我的長官中視新聞部新聞節目組組長余思宙小姐,有獨特遠見和擔當,指派我前來評估和拍攝保安宮,今天不會有這本書,所以我特別邀請她到現場,一同見證這本書的出版,希望余組長看過之後能知道我確實努力過以不負她所託。

當然,由於這本書是紀錄保安宮自費並自力修復古蹟的過程,如果不是保安宮廖董事長的堅忍和用心,排除一切萬難,讓保安宮古蹟修復的成果,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予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肯定,這本書也不會問世,所以在此也要特別感謝廖董事長和保安宮同仁們多年來對我們的幫助。尤其在七年的拍攝期間,我們不時中斷匠師工作,保安宮因此得付出更多修復成本,廟方仍然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和配合,甚至這本書出版過程中,照片部分也都獲得保安宮廖董事長和趙董事欽桂小姐的大力協助,免費授權刊登,讓我感到萬分的榮幸與感激。另外有關本書照片部分,還有三和瓦廠第四代傳人李俊宏先生免費授權刊登的三張照片,當然在座還有台科大建築系教授王惠君老師,不但在採訪過程中多方協助我們,她和廖董事長一樣,是最先看過這本書的初稿幫我做全文校訂的人,在此我也要特別向她們致謝。

聽到這裡,好像是我個人的感恩盛會一樣,的確,我深深覺得自己是個有福氣的人,已經來到大嬸級的年紀了還有機會成為出版界的新人,一時之間,以為自己又年輕了起來。從事傳播業25年,正好佔掉我過去人生的一半歲月,25年來,是成千上萬被我採訪過的人滋養了我,豐富了我,也茁壯了我,也是過去許多在中視的同仁和長官陪伴著我、指導著我,這些在公司和我相處時間甚至比家人還要長的中視同事,今天有林麗娟、屠乃瑋張亞卿伉儷、賴瑞卿主編、和張詠梅導播等人在這裡,其中阿娟姐在資料室做最吃力也最重要的影片分類和建檔工作,金鐘獎得主乃瑋一直是我的標竿,賴主編有豐富的報業和電視編輯經驗,詠梅姐在納莉颱風來襲時,是第一批投入搶救公司資產的同仁之一,今天雖然大家已經各奔東西,我很高興能和他們重相聚並分享共同的記憶,因為這本書也紀錄了中視的一頁歷史,納莉颱風來襲時,如果不是中視同仁全體總動員搶救所有的泡水影帶,保安宮古蹟修復的紀錄影片就不會完成。

今天真的是勞師動眾,主辦單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董事長陳世敏先生,是我大學的導師,去年同學會上我還開自己玩笑說,老師可能知道我即將從新聞崗位結業,所以頒給了我一個安慰獎,不過,陳老師並沒有置入性行銷,我是在前一任董事長蕭新煌教授任內,就向基金會申請這項獎助出版的計畫,因為時間倉促,沒有想到會通過,所以今天站在這邊,自己的感覺也有點像親師懇談會一樣,因為我的媽媽、妹妹、先生及小犬,還有大學老師孫曼蘋小姐、大學同學彭琬玲等等都在場。孫老師任教廿多年來,始終認真教學和不間斷的進修,令我相當敬佩,而擔任過多家出版社主編、作品屢獲獎的彭琬玲,對拙作的出版更提供不少專業建議,連封面和封底文字都經過她的校訂,我有幸有這麼多正直專業的老師和高手同學協助與鼓勵,希望拙作內容不會令他們失望。

既然是親師懇談,對我來說,今天還有二個特別的意義,一個是陳世敏老師在大三時曾教過我們一堂「傳播方法與研究」課程,那是我大學三年所上的新聞系相關課程中成績最低的一堂課,至今都還記得是66分,廿九年之後,能夠從陳老師手中接到卓新獎獎助資深記者出版的肯定,是我個人無上的榮耀,雖然嚴師未必出高徒,但定可教出認真努力的學生,如果陳老師今天為我打分數,說不定有加分的機會呢!第二個意義是卅年前,我從政大東語系韓文組參加新聞系的轉系考時,當時系主任漆敬堯老師口試時的第一個問題就問我「投過稿沒有?」我心想完了仍不忘老實回答「沒有。」接著他又問「那為什麼要轉新聞系?」我依然老實說「是我爸爸叫我轉新聞系的。」就這樣,政大新聞系大氣的接納了不具文采的我,卅年後,我終於投稿了,也中了,心想終於還清了欠政大新聞系的債,了了爸爸的心願,為此,自序中我特別寫上要將此書獻給天上的爸爸。

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國策顧問吳東明先生伉儷、以及前調查局設計委員會主委戴金康先生伉儷的蒞臨,他們不但在為人處事上是備受我和我先生尊敬的長輩,也對保安宮的古蹟修復和台灣的文化發展抱持高度興趣和關心,所以今天他們主動前來為我打氣,其中吳東明先生還是美國普度大學建築學的博士,相信拙作可以得到他專業上的指正。另外要介紹的貴賓是順益原住民博物館的館長游浩乙先生,順益博物館成立16年來,對原住民文化的保存研究和推廣,不遺餘力也有目共睹,開館初期我去採訪時,才發現自己家族的一張照片和我外婆的織布機也被收藏在裡面,心中有感觸有驚喜,因為我的媽媽和外婆是漢人口中過去的泰雅族、現在的賽德克族原住民。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啟發了我對文化底蘊的認識,那就是文化不只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氣度,我們必須正視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色,對不同文化學習從欣賞出發,往尊重的目標邁進。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過程和廖董事長的行事作為,更讓我有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機會。如果不了解自己從何而來,不認識自己的原生文化,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成為資產,更不必奢談保存維護自己的文化或尊重他人的多元文化了。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我們不能決定生死,不能拒絕老去,不能避免病苦,但我們終究可以選擇怎麼做自己、或做什麼樣的記者!我不知道未來是否還會再從事新聞業、或就此結業了,但我真心感恩從事過新聞業,不但讓我學以致用,也終生受用。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以我的資歷,在台上講話的餘地算算應該只有2分半鐘,我已超時太多,台下還有許多前輩更有資格上台說話,所以我就此打住,下台一鞠躬了。也預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快樂,事事順利。謝謝。



歡迎對古典吉他 民謠吉他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參觀 冾詢
課程時問:  AM 1000PM 900

TEL:(02) 2363-5550 0928-236963 施夢濤 老師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71號9F-2
施夢濤樂器百貨公司 音樂學苑
email: smontow@msn.com

吉他,吉他家,吉他演奏家,吉他教學,吉他老師,古典吉他教學,古典吉他初學,古典吉他老師,台北古典吉他教學,台北古典吉他老師,古典吉他,指彈吉他,民謠吉他,指彈吉他教學,民謠吉他教學,民謠吉他老師,古典吉他民謠吉他,

進口吉他,進口西班牙吉他,進口古典吉他,西班牙吉他進口總代理,西班牙手工吉他,西班牙吉他品牌,古典吉他品牌,手工吉他,手工古典吉他,全單板古典吉他,台北市大安區樂器行,古典樂吉他譜,古典吉他名曲,西班牙吉他名曲,古典吉他教學五線譜,古典吉他教程,古典吉他演奏家,古典吉他演奏曲,古典吉他演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