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吉他的阿爸~N年以前。在女兒的心裡,阿爸像古典吉他一樣……永遠年輕又緣投。小小吉他家ANNA SMONTOW的美術創作~吉他演奏家施夢濤老師/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彈吉他的阿爸~N年以前。在女兒的心裡阿爸像古典吉他一樣……永遠年輕又緣投。小小吉他家ANNA SMONTOW的美術創作~吉他演奏家施夢濤老師/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Guitar Poet施夢濤老師 臺灣古典吉他演奏家 作曲家 教育家 詩人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

TEL:(02) 2363-5550  0928-236963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71號9F-2
施夢濤樂器百貨公司  音樂學苑








小小吉他家ANNA SMONTOW(施夢濤女兒)
2002年出生於台北
2歲把吉他當玩具 5歲曲子彈多點 9歲開始學習永不失落的情歌~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ix Suites Of J. S. Bach For Cello SoloUnaccompanied Cello
 http://blog.xuite.net/smontow/twblog/88119076

20136月於劉偉德醫師的婚禮上擔任小小吉他演奏家 演奏施夢濤吉他改編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一組曲 (J.S.BACH BWV 1007

2013 8月於花蓮天公廟(保安宮 )與美國少年才情組共同演出-古典吉他家施夢濤老師的創作曲---俠客行

2014 2月於桃園為228追思紀念會演奏泰雷嘉最後的創新作品-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






歡迎聯絡
古典吉他教學 演奏
吉他作曲  編曲
民謠吉他教學
個別  小組
TEL:(02) 2363-5550  0928-236963 


          吉他詩人-Albert Smontow   施夢濤

世界之所以美麗
只因有著   年少的夢
以及
彩繪我們一生的
理想主義
     筆者出生於南台灣港都高雄愛河邊,畢業於北台灣山城木柵醉夢溪畔(政大新聞系,輔修社會學)。但因從小酷愛吉他,每自嘲以吉他為主修,副修禪與藝術。 畢業返鄉一年後又再次帶著吉他流浪到台北,又一年後在台大旁羅斯福路上成立了施夢濤音樂工作室、樂器百貨公司。二十六歲時創立「長亭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三十一歲時為了尋找一把夢中的六弦琴,背著七件行李走訪歐洲各國,卻不小心成了西班牙吉他貿易商。 曾經出版兩本音樂著作和四本詩集;如今收藏了十多把風情萬種的演奏吉他。前後指導過海洋大學、北一女中、中山小學等三十多所學校。
    未來除繼續奉獻於吉他音樂教育工作並代理、進口西班牙吉他之外,也嘗試以作曲家和演奏家的熱忱,帶著心愛的名琴 Christina 660,將吉他音樂的美與浪漫分享各地喜愛音樂的朋友們。

著作:
魅力民謠吉他(歌謠吉他教本、獲教育部推薦)
紅塵一美人(李白組曲世界首演演奏會專刊/曲目解析)
浮生醉語(短詩集、哲語錄)
謫仙腰際的那壺清酒(大學情詩選)
詩樂人生(詩歌及攝影集)
海上吉他家(旅歐遊記和成長故事)

原創作曲:
李白組曲(國內第一首演奏會用吉他組曲­­­­­-李太白組曲)

改編作品:
飄零的落花
吉他改編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組曲 (J.S.BACH BWV 1007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組曲 (J.S.BACH BWV 1008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三組曲 (J.S.BACH BWV 1009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四組曲 (J.S.BACH BWV 1010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五組曲 (J.S.BACH BWV 1011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組曲 (J.S.BACH BWV 1012


古典吉他即人生 人生是永遠的思念和流浪者之歌 /想家~巴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阿勒曼舞曲)~from吉他演奏家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施夢濤老師

想家

人生
是永遠的思念和流浪者之歌
是永遠找不到終止線的鄉愁

想家
是一椿無法酩酊的思念
從北台灣憶起港都的夜雨
那南島拙拙的樸素和透明

從瓦倫西亞海邊到西太平洋之濱
六絃琴的迷戀有著共同的詞韻

從浩瀚銀河到藍色星球
歸鄉永遠是一條
  愁與嘆更迭不止的長路

漂泊的靈魂呵
終究踏上了兒時的故土
有悸動
也有欣慰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阿勒曼舞曲)- 溪水潺潺的流動和歌唱

  德國舞曲,起源於1551年,中速4拍子。曲風樸素而明快,但也展現出壯麗且浩瀚的想像。速度中庸,多為四四拍子且整曲不改變節奏,兩段式,前後兩段的長度幾乎相等。法文Allemande意為「德國的;德國人」,同英文之German
起源&發展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阿勒曼舞曲)最早的例子見於1551年德國蘇沙托(T.Susato)的「第三曲集」,是種雙人舞,而且是最古老的舞曲。16世紀的Allemande顯露著一種樸素的,本質上為主調音樂(homophonic)帶有即興曲式的風格。17世紀巴洛克時代被當作組曲Suite的第一首舞曲,是非常溫和的中速4/4拍。18世紀末期又演變成快速的三拍子。

特色&風格情調
  16世紀的Allemande顯露著一種樸素的,本質上為主調音樂的(homophonic)風格,具有鮮明的主題及發展動機。其舞步是單純的,有如「德國人」之本性、民族性,因此在舞蹈時沒有什麼特殊的動作。
  17世紀巴洛克時代的組曲Suite大致由阿勒曼德舞曲-庫朗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組成,此時期的阿雷曼舞曲Allemande(阿勒曼舞曲)皆是非常溫和的中速4/4拍。
  基本上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之阿雷曼舞曲,其主題雖樸素而明快,但也展現出壯麗且浩瀚的想像。通常為二段曲式。

旋律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阿勒曼舞曲)從弱起拍開始,樂句會用一個短音符當作前導;有時候不止一個短音符,如巴哈之無伴奏大提琴第三號組曲中阿雷曼舞曲一開始為三個十六分音符。樂句並沒有一定長度,旋律的進行有如溪水潺潺的流動和歌唱,極精巧細緻,透露圓滿靜謐的情感。複點音符與顫音等裝飾音之運用頻繁。

節奏&拍子
其節奏嚴謹明確,且速度較慢。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每一首阿雷曼舞曲皆為中速4/4拍,且皆為弱起拍,不完全小節。

和聲
  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每一首阿雷曼舞曲重音和多重音之使用比其它樂章易見,巴哈藉同時音程增強了阿雷曼舞曲之抒情和繽紛氣氛。

知名作品&作曲家
  阿雷曼舞曲常出現在巴洛克作品中,例如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嗚曲和組曲,以及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基本上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之阿雷曼舞曲,其主題雖樸素而明快,但也展現出壯麗且浩瀚的想像。尤其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組曲中之阿雷曼舞曲更是最偉大的經典,訴說亙古的鄉愁漂泊過銀河星際。

參考書目
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著,2011年,初版,美樂出版社。
大陸音樂辭典:康謳主編,1980年,初版,大陸書店。
音樂字典:王沛綸著,1968年初版,大陸書店。
wiki百科全書。






太陽組曲/古典吉他改編巴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吉他演奏家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 施夢濤老師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首(BWV 1012)乃大提琴經典中的經典,神話中的神話,也是技巧超高的六首組曲當中最艱深而輝煌的一首,總長度將近三十分鐘。2 0 0 1年國曆新年開始「攀登聖母峰」,廢寢忘食、殫精竭力,一個月後改編完成其中前奏曲、阿雷曼舞曲和庫朗舞曲等部份,共計一十頁。雖另有六頁左右尚待摸索,但感動和驚豔之餘靈魂已經飛翔到宇宙的最深之處。此後歷經十年,2 0 1 0年元月2 9日,終於將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吉他全部改編完成。
第六組曲就像是大提琴獨奏的交響曲,陽光四溢、波瀾壯闊,彷彿傳達著人類愛及理性之勝利、凱旋。其偉大和豐富竟然敦促我將吉他暫時忍痛擱下,啟步了「海上吉他家」傳記之「寫作工程」。那是我文學版的十首無伴奏吉他組曲。
  第六號D大調組曲帶著光明和希望的意念,是最後的一首組曲。以D大調寫成,是天真、歡愉、充實、雄渾的調性,這是所有調性中最喜悅的。



  我用吉他與詩人的心情來改編這首組曲,每一樂曲寫下一頁詩篇,盼能大致描述其風格與特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任一樂曲皆如同一首情歌般動人心絃,詮釋方向可國境之南,也可國境之北。「詩,乃寧靜中回憶的情感。」巴哈的音樂,每一句都是詩。



太陽組曲/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組曲(J.S.BACH BWV 1012

自由之歌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前奏曲Prelude
想家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
揚帆四海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庫朗舞曲Courante
森林的第一道曙光~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薩拉邦舞曲Sarabande
逐夢少年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嘉禾舞曲Gavotte

人生Salavi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號 吉格舞曲Gigue



  共計六首樂曲:
前奏曲Prelude  (設為組曲或類似組曲音樂作品之導奏或第一首提示性樂曲。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  (德國舞曲,起源於1550年,中速4拍子)
庫朗特舞曲Courante  (法國舞曲,起源於16世紀,快速36拍子;法文字""的變形。)
薩拉邦得舞曲Sarabande  (西班牙舞蹈,起源於墨西哥,16世紀初出現於西班牙,緩慢的3拍子。)
嘉禾舞曲Gavotte
  (法國舞曲,源自法國南部多芬 Dauphine 地方之「嘉禾」民族的傳統舞蹈,17世紀時此舞曲在法國宮廷、貴族社會中非常流行,2/22/44/4拍子,通常是稍快板的速度。)
吉格舞曲Gigue  (英國舞蹈,起源於愛爾蘭,極暢快的3612等複拍子節奏。)


  大提琴泰斗羅斯扥波維奇,曾經這樣地形容這首樂曲——是帶著陽光與凱旋的調性,就像貝多芬那首傳頌千古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一樣,巴哈的第六號組曲以勝利、喜悅、人類的統一、友誼與愛的調性所寫成的。
巴哈(16851750)所處的年代也正是巴洛克音樂最興盛的年代;巴洛克音樂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1750年,在文藝復興之後開始發展,乃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巴哈逝世那年也正是巴洛克音樂時期的結束。

德國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先生說:
「巴哈的樂聲充滿了自然的生命,尤其從音樂中所飄出的靈魂,象徵著人世間和平的最高境界,他是一個音樂詩人,更是一個音樂畫家。」「巴哈以宗教的熱情創造音樂,然而他的作品卻己進入了廣大的人生與藝術領域。」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東方有了陶淵明的詩,在西方則有了巴哈的音樂。
每次旅歐期間總有著回家的感覺,總能明白為何愛因斯坦說:「何處有自由何處是我的國土。」而在台灣這一永遠的家彈奏著黎明時刻的巴哈音樂之際,我深深了解心中那不息的呢喃-
「國家太小了,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舞台。」


參考書目
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著,2011年,初版,美樂出版社。
大陸音樂辭典:康謳主編,1980年,初版,大陸書店。
音樂字典:王沛綸著,1968年初版,大陸書店。
wiki百科全書。


吉他改編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巴哈的想法是吉他家的想法 台北古典吉他老師施夢濤


            永不失落的情歌

巴哈不曾為吉他創作音樂
但巴哈的想法卻是吉他家的想法

能將旋律歌唱得似水柔情的是小提琴和吉他,能將兩部旋律綿延得自由無限的是鋼琴和吉他,但同時把三部旋律交織成無數吟詠和色彩的卻惟獨吉他。這種以對位法寫作多聲部音樂的特性正是巴哈音樂的精采和絕妙之處。巴哈(J. S. Bach 德國 1685-1750)是吉他的聖經以及吉他家的「夢魘」。

開始彈奏巴哈的布雷舞曲和賦格時已年近三十,自我摸索的狀況下無疑是一大挑戰。1993至1999年間潛心建立起完整的吉他技巧系統之後,為了保有原作精神並淋漓盡致地展露吉他魅力,遂依照小提琴原譜重新自己改編。接著改編第998號魯特琴作品「前奏曲、賦格和快板」,果然應証了傳言屬實「巴哈998是吉他技巧之最後神話。」

2 0 0 1年結婚之後給自己的功課是改編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六首(BWV 1012),它乃大提琴經典中的經典,神話中的神話,也是技巧超高的六首組曲當中最艱深而輝煌的一首,總長度將近三十分鐘。國曆新年開始「攀登聖母峰」,廢寢忘食、窮磨經月,完成其中前奏曲、阿雷曼舞曲和庫朗舞曲等部份,共計一十頁。雖另有六頁左右尚待摸索,但感動和驚豔之餘靈魂已經飛翔到宇宙的最深之處。

此組曲陽光四溢、波瀾壯闊,彷彿傳達著人類愛及理性之勝利、凱旋。其偉大和豐富竟然敦促我將吉他暫時忍痛擱下,啟步了「海上吉他家」傳記之「寫作工程」。那是我文學版的十首無伴奏吉他組曲。


德國管風琴大師史懷哲先生說:

「巴哈的樂聲充滿了自然的生命,尤其從音樂中所飄出的靈魂,象徵著人世間和平的最高境界,他是一個音樂詩人,更是一個音樂畫家。」「巴哈以宗教的熱情創造音樂,然而他的作品卻己進入了廣大的人生與藝術領域。」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東方有了陶淵明的詩,在西方則有了巴哈的音樂。

每次旅歐期間總有著回家的感覺,總能明白為何愛因斯坦說:「何處有自由何處是我的國土。」而在台灣這一永遠的家彈奏著黎明時刻的巴哈音樂之際,我深深了解心中那不息的呢喃-

「國家太小了,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舞台。」


十年青春只為了愛上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 0 1 0年元月2 9
終於將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吉他全部改編完成

此時不僅想問自己
為何故意找一個十年才可謝幕的艱困音樂工程
將自己幽禁在偉大樂聖的無際城堡中
是勞改營 也是修道院
是獨居房 也是先知的花園

先知的花園永無盡頭
背完第二組曲時 已忘了第一組曲
背完第三組曲時 已忘了第一組曲加上第二組曲

一位幸福的園丁
總要在第二個十年的初始
才可聽聞鳥語花香
才可摘下葡萄
等待它發酵後開始變得澄清透明

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以吉他全部改編完成並背譜演奏
我原本以為三年足矣
未料十年只是主體結構告竣

我心將回到二十歲時的初衷
如此
上天 巴哈 六絃琴的美麗詩篇
日換星移也將化作一醰-
久釀的葡萄


        巴哈研究之後繼續手工吉他研究

愛因斯坦說:
「我們所能經驗到的最美麗的事物,
也就是一切神秘的事物。」


2 0 1 0年元月
以吉他改編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終於全部完成
研究神秘的巴哈之後繼續研究神秘的手工吉他

2 0 1 110
重新精雕修整克莉絲汀娜-Christina之上下絃枕及音格線(音桁)
克莉絲汀娜-Christina
我親自設計並參與製作的心愛的手工吉他之一
誕生於1995

「克莉絲汀娜」-有著瓦倫西亞嘉年華會羞怯的熱情以及雨後清晨阿里山 的檜木林之淡雅清新

我己不再年輕
克莉絲汀娜卻正是二八年華(十六歲)
她不僅風姿綽約
也吟詠著日益曼妙的天籟

以自己精雕的手工吉他演奏自己改編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讓六絃琴的美麗和神秘
迴盪在年少創立的夢濤軒藝術音樂工作室
吉他詩人的一生
夫復何求


古典吉他演奏 俠客行---李白組曲之二 演奏會用吉他組曲 --- 以吉他演奏「李白過三峽」施夢濤老師作曲及首演


    俠客行

逸世文章俠行起
凌雲曲樂劍梢藏
詩酒琴書生平事
管它咸陽或洛陽

    七言絕句 寫于1992年 台北 枕月樓
    

最後一句意謂京城風雲及求仕問達皆與李白無關

             以琴為劍

傳說最偉大的劍客只跟自己比武,而且其手持之劍乃「無劍之劍」;有位長笛大師也這麼說:「當我忘了手上的長笛時,我吹得最好!」手持雙杖又背一把吉他的我,既不舞劍也不吹笛。
我以六絃琴為劍、以千辛萬苦的人生為譜,
期待能演奏出自由而美麗的樂章。

「俠」乃行義之士,「俠客」則指為行義而流浪之人。是一介苦行僧,也是一方閒雲野鶴。
人生最大幸福莫過於創作美麗事物,
更大幸福則是將美麗事物分享他人。

名劍是用來斬荊劈棘、開拓田園的,
名琴則如同大河之歌唱……。
高僧可渡眾生雲遊多
名劍能解滄海幾時曾

我曾在二十八歲時寫下如此的感慨和唏噓,後來有幸大悟何謂「名琴」,便以琴為劍,盼多少能解一己之泥沼、愁困,多少能解滄海之一灣、一瓢。

李白負劍過三峽,
我則以吉他演奏「李白過三峽」;
希望留住李白的豪情,
留住三峽的磅礡和千古。

我的西班牙友人看不懂中文古詩,但當他們聽到「俠客行」一曲當中的,「李白過三峽」之精采片段時,總是亢奮地讚嘆:「哦!東方的佛拉明哥!」


曲目解析-我和李白的流浪者之歌

「俠客行」(The Wondering)另可取名為「流浪者之歌」或「尋夢者之歌」。
此曲描寫李白拜別雙親及師父,懷著凌雲壯志、長劍橫腰,毅然地踏上了出蜀(四川)的長途,開始其傳奇、多采、浪漫而又感傷的一生。

第一段採用六八拍的複二拍節奏及輕快旋律,
傾瀉詩人杖劍出遊的昂首步履和天真期盼。
當李太白坐上了江舟順著長江遠離故鄉及親人,
此時山光水色固然優美怡人,
卻不免伴隨著淡淡的離愁和不可知底漂泊。此為第二主題之心緒。
曲子終了時以一連串三連音彈奏至吉他的最高音-倍高音唏音(:7),
並以高音的泛音(鐘音)飄然結尾;
一則表達詩人的「一葉扁舟上青天」之瀟灑奔逸,
一則透露了「俠客行」的不歸路和傲岸生涯。


古典吉他 李白組曲-施夢濤吉他演奏暨李太白組曲創作發表會~古典吉他家施夢濤老師
                                     
李白組曲


我以吉他為最愛
因為吉他瞭解我
我為李白創作第一首吉他組曲
因為只有李白瞭解    我的吉他

有次應邀到某所醫學院演講,開玩笑地問同學們:「你們都聽過「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吧!」「那你們覺得李白比較偉大呢還是老太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老太婆!」我接著說:「那老太婆給你們當好了,我來當李白!」

李白的才情和狂狷很難學,或者該說無從學起。
李白的精神和理想則應該被歌頌,應該以吉他彈出。

「李太白組曲」之源起

公元701年古代中國誕生了一位「逸骨凌仙踹風雲,鴻翼蔽日渺江山」的偉大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一生放浪形骸、四海為家且經常不務正業,但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卻足與歐洲的歌德及亞洲的泰戈爾「對飲成三人」。

三者皆揮灑英華,熾燃青春於拓尋人類最優美、嚮往的三個大夢。

Ⅰ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

浪漫不是生活的特定形式,而是生命的當機流露。歌德不僅是個詩人,也是卓越的工程師、政治家和情人;泰戈爾則獻身教育、哲學和音樂;而李白更是個俠客、浪子及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酒徒,人稱---
「酒仙李白」。

Ⅱ至死不渝的理想主義

「天地一沙鷗」裡的男主角海鷗葉納珊不願與世浮沉,不以平凡的「鳥生」為足,終日鼻青臉腫地研發、苦練「終極飛航」,期盼改善伙伴的擾擾生活而知曉那翱翔之美;知曉生命之曼妙與至高境界。李白之所以一生「不務正業」也正如同最佳男主男葉納珊般只因紅塵中的人事、鳥事皆大半不合乎理想主義。
即使從天上神仙被謫為地上詩仙,再被謫為非主流派的江中酒仙;即使被每一個唐朝同胞誤解並當作「頭殼壞去」,李白在落拓流離、幾經放逐的歲月裡猶保有翩翩俠客風采。「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只為追求---
更高的飛翔與盡善盡美。

Ⅲ回歸自然(天人合一)

泰戈爾的名著「漂鳥集」裡有一首詩寫道:「藝術家熱愛大自然,是他的奴隸,也是他的主人。」我們實踐道家思想又富於禪機的太白先生亦如此嘆說---
「欲上青天攬明月」。

忝為三者的徒弟,當以「一生不離詩酒琴書,百年至交山水雲海」自許。故不揣淺薄,作此一闕「李太白組曲」,向我最得意的老師們致敬。

一則 緬懷古老而詩意的年代,
二則 平生庶幾不負先師李太白之囑矣。

              1997年寫于台北 夢濤軒註1

古典吉他教學(19)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泰雷嘉第二傑作Recuerdos de la Alhambra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 我不是很想家 只是很想當個吉他家~古典吉他老師 施夢濤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                a小調轉A大調

    題獻給巴黎的吉他演奏家柯丹。副題「祈禱」Invocation ,此乃泰雷嘉最後的創新作品,在安達魯西亞旅行演奏途中所寫。據說某天黃昏,他在格拉那達的摩爾人王朝所建之阿爾漢布拉宮獨自散步時,宮旁阿爾漢布拉河潺潺的流水聲及異國建築之千載孤寂深深地感動著他,因而當夜寫下此首名曲中的名曲,整首樂曲以吉他特有的顫音吟詠出任何樂器無法吐露的夢幻情話。
    此曲另有一中文譯名叫「故宮舊情」,或阿蘭布拉宮的回憶,或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阿爾漢布拉宮今已成西班牙南部著名的古蹟和旅遊勝地。



法蘭西斯可.泰雷嘉 Francisco Tarrega
    法蘭西斯可.泰雷嘉(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Asís Tárrega y Eixea法蘭西斯科·德·阿西斯·泰雷加-艾瑟阿,18521121日-19091215日),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na自治區北部卡斯特利翁Castellón省亞雷亞爾Villarreal城,卒於巴塞隆納。被譽為「現代吉他音樂之父」,古典音樂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吉他音樂復興者。1880年到巴黎、倫敦演出,被稱讚為「吉他的薩拉沙泰」。
    1874年泰雷嘉獲得資助進入馬德里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和聲,其老師亞力約達教授美譽如下: 「泰雷嘉為吉他而生,可說是吉他的救世主。」泰雷嘉在馬德里音樂學院以鋼琴與和聲學的最高首席獎畢業, 卻以復與吉他音樂為終生職志。其作品被推崇為吉他的蕭邦, 深富浪漫氣息的旋律及美麗精緻的和聲只能以空前絕後形容。古典吉他十大名曲中有一半出自他手:《淚》、《晨歌》、《阿狄利達》、《阿拉伯隨想曲》、《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等。作品數量達到300多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