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愛琴海 一去三十年/六絃琴之戀~古典吉他改編巴哈(巴赫)d小調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組曲(J.S.BACH BWV 1008)吉格舞曲Gigue Bach cello suites bach guitar~吉他演奏家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 台北古典吉他老師 施夢濤/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of Bach the second suite in D minor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Gigue Cello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Bach, Johann Sebastian) 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in D minor by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誤入愛琴海 一去三十年/六絃琴之戀~古典吉他改編巴哈(巴赫)d小調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組曲(J.S.BACH BWV 1008)吉格舞曲Gigue Bach cello suites bach guitar~吉他演奏家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 台北古典吉他老師 施夢濤/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of Bach the second suite in D minor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Gigue Cello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Bach, Johann Sebastian)
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in D minor by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六絃琴之戀

誤入愛琴海
一去三十年

走過多少狂狷和悲歡,
走過多少音符和尋覓

我不僅「讀課外書考上大學」
也因「彈吉他考上大學」
而且是
—政大新聞系

緣此我以「主修吉他和理論作曲」
而「寄讀」新聞系
而耽溺醉夢溪畔

稍後
副修禪與藝術
           

  我真正的副修是社會學,除本系新聞系的一百二十四個學分之外,又選修了社會系的二十個學分。由此可知當年的我懷抱著無比的熱忱盼以經世濟民為己任,只是「了解越多,悲哀越深」的無奈也常縈繞胸磊,不如「副修禪與藝術」來得自由、豪邁,來得更像「大學之道」。

  3/8拍子。以五度大跳往下又往上作為曲首之動機,典型的法國式吉格舞曲French Gigue 特色-跳躍音型(sautillant figure)不斷地出現。本曲像極了一隻老鷹的俯仰和翱翔,其中更鮮活著振翅欲飛及凌風駕雲之畫面。彷彿「六絃琴之戀」有狂狷和悲歡也有淋漓和妙喜。二段式,第一段32小節,第二段44小節,須各自反覆。前後兩段之節奏和音形頗為相似,只是第二段十六分音符更綿密了且樂節之模進更漫長一些。這是夢之組曲一首華麗而繾捲的最後樂章。


夢之組曲/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組曲(J.S.BACH BWV 1008)-吉他演奏家 吉他詩人 施夢濤 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of Bach the second suite in D minor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Cello Suite No. 2 in D minor, BWV 1008 (Bach, Johann Sebastian)
Bach cello suites Classical guitar transformation in D minor by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年少的夢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前奏曲Prelude
羞怯的思想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阿雷曼舞曲Allemande
一首童詩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庫朗舞曲Courante
西子灣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
流浪到馬德里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小步舞曲Menuetto
六絃琴之戀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二號 吉格舞曲Gigue


吉格舞曲Gigue(基格舞曲)- 來自愛爾蘭的無限速的愛~吉他演奏家 西班牙吉他收藏家 施夢濤老師 古典吉他教學classical guitarist Albert Smontow Taiwan Guitar Poet


來自愛爾蘭的複拍子舞曲
經由暢快的節奏和雀躍的旋律
將熱與力往塵世任一角落淋漓渲染
無論陰喑或明亮的角落

每一組曲
每一生命
最終樂章
皆當如此


起源&發展

  吉格舞曲(Gigue)是流傳於英國愛爾蘭民間的古老舞曲,具活潑、雀躍的旋律及暢快的節奏。也有人說它是源自義大利西西里的節奏。它在十七世紀中葉導入法國,成為魯特琴及大鍵琴的必備曲目。18世紀成為標準四樂章組曲中結尾的舞曲樂章(前三樂章為阿勒曼、庫朗、薩拉邦)


特色&風格情調

  來自愛爾蘭的複拍子舞曲
經由暢快的節奏和雀躍的旋律
將熱與力往塵世任一角落淋漓渲染
無論陰暗或明亮的角落

  吉格(基格)舞曲Gigue
  - 來自愛爾蘭的無限速的愛
  - 來自愛爾蘭的「翻滾吧!吉他」


旋律
  眾多主題間常常彼此模仿出現,兩段式且長度相當或後段較長,第二段從主題模進開始。旋律桸疏,音程廣大,運用許多大跳。


節奏&拍子

  極暢快的36912等複拍子節奏,通常是 3/86/86/49/8 12/16等。從弱起拍開始,樂句會用小節最後一拍單音符當作前導。


和聲

  待續


分類

  在歐洲大陸又發展成兩種不同形式:
1  法國式
6/86/4等複拍子節奏(亦有3/812/8拍),旋律桸疏,音程廣大(六、七、八度)之復格寫法。通常以轉位主題用在第二樂(章)段。French Gigue 之特色在於跳躍音型(sautillant figure)不斷地出現,且採用附點音符節奏。整體曲風華麗,巴哈無伴奏提琴組曲笫五號之吉格舞曲便屬於French Gigue經典作品
2  意大利式
  較不通俗,節奏更快,常以連續的三連音快速音群,或平均時值的快速音符持續進行。非復格寫法,以和聲為作曲基礎,四小節為樂句單位的音樂內容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中之第一、第四組曲之吉格舞曲(Gigue為代表。


相關舞蹈&藝術

  以下資料來自-國家教育研究院
  法國舞蹈大師拉摩(Pierre Rameau, 1683-1764)所著《舞蹈教師》(Le maître à danser, 1725)一書中,在論及十七到十八世紀早期宮廷的吉格舞中提到,富伊葉(R. A. Feuillet, 1675-1710)和盧利(J. B. Lully, 1632-1687)曾經為了劇院的表演編作了許多吉格舞,到了十八世紀,它極流行於社交娛樂的場合中。在劇場演出的吉格舞混合了很多高難度的技巧,如反拍子舞步(contretemps)、投躍(jeté)、軸轉(pirouette)和交叉擊腿步法(pas battus)等,讓專業舞者能夠施展個人的高水準技巧。作為社交娛樂的吉格舞,舞步較為簡單,但仍然保有活潑、輕快的風格。因此舞者也必須具備充沛的體力、敏捷性和相當的技巧。吉格舞的音樂又分為法國風格和義大利風格兩種。法國風格的拍子為3/86/86/4拍,義大利風格則以12/8拍為主。現今留存下來的吉格舞音樂多為法國風格,節奏型為「..」。從這些附點音樂的節奏形式中,可以感受到單足跳躍、反拍子舞步、崁步(pas de bourée)的律動性,舞句的長度並不規則,以9小節或15小節為一句,甚至有些句子可以延續到2230小節。關於音樂的速度,可以由舞者來決定。許多重建的法國吉格舞都以中庸(Moderato)和快板(Allegro)速度進行。現存的吉格舞無論是表現風格與技巧,都帶給研究或表演巴羅克舞蹈的專家們很大的挑戰性。


知名作品&作曲家

  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當中之吉格舞曲(Gigue)拍子:
3/8  Ⅱ Ⅲ Ⅴ組曲
6/8  Ⅰ Ⅵ組曲
12/8  Ⅳ組曲


參考書目
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著,2011年,初版,美樂出版社。
大陸音樂辭典:康謳主編,1980年,初版,大陸書店。
音樂字典:王沛綸著,1968年初版,大陸書店。
古典音樂400年巴洛克樂曲賞析:邵義強著,2001年,再版,錦繡出版社。
巴洛克音樂賞析:錦繡出版
器樂曲:美樂出版社
wiki百科全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